工业和信息化
5G行业应用已融入76个国民经济大类。
来源 | 数据观
10月2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以及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出席会议,详细阐述了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
信息通信业稳步增长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赵志国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电信新兴业务高速增长。截至9月底,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1至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7万亿元。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网络基础能力持续优化。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408.9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732万个。在南宁、青岛、昆明、海口等地新设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全国网络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开展了“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信号质量,优化用户感知,加快推动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重点场景的4G、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入全球运营商收入规模前10强,24家平台企业价值超百亿美元,8家上市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通信设备制造业持续向好,1至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亿部,同比增长9.9%。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鸿蒙NEXT操作系统上架应用和服务超过了1.5万个。
普惠民生服务纵深推进。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等相关行动,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网络,当前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过了3亿。同时,以务实举措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加快建设APP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服务行为。累计举办超2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向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在线支付、防诈骗知识普及等相关培训活动,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蓬勃发展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赵志国还介绍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情况。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工业和信息化部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了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
基础网络规模全球领先。全国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实现“县县通千兆”;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了90%,全面助力强农惠农富农;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比达到了59.2%,“物超人”步伐持续加快扩大。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46 EFLOPS,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完善中国算力平台和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强化算力网络质量和运行安全监测。
新技术基础设施蓬勃兴起。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快速发展。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了6亿。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陶青介绍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情况。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加速融入制造业、矿业、电力、医疗等行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制造业转型更加深化。围绕“智改数转网联”,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发布了钢铁、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一系列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打造了产品设计、计划调度、质量管控等15个环节40个典型场景。目前,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累计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
信息消费更加活跃。信息消费场景日渐丰富,面向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行业征集了“数字三品”应用场景案例,培育基于消费数据的柔性制造、数字营销等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消费品领域数智化发展。信息产品供给数量极大提升,AI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智能终端加速满足用户需求。8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1%。
公共产品更加智慧。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了规模应用,形成了135个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覆盖交通、文旅、养老、医疗、应急等领域。在医疗方面,“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累计近千个,远程智慧诊疗、AI辅助诊断等减少了误诊、漏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文旅方面,国庆节期间,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赋能加速,智慧导览、智慧停车、全天候应急服务等新场景接连涌现,精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规划:统筹推进,持续赋能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持续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网络设施演进升级。尽快出台“双千兆”(5G和千兆光网)网络发展接续政策,开展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持续开展“宽带边疆”和“信号升格”行动。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5G演进(5G-A)、非地面网络(NTN)等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超前布局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尽快出台5G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的接续政策,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
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持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
扩大电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企业在试点地区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业务。做好外资试点企业管理和服务,依法保护投资权益,推动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
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打造数字经济新生态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的重大机遇,重点强化以下四个方面。
强产业。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强主体。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打造一批能力强、活力足、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
强应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智能制造参考指引,推进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强生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分类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供给企业和产品解决方案,构筑产业生态竞争优势。
深化区域间协调普惠发展
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新闻发布会还介绍了未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工作。
统筹规划骨干网络设施。加强省际干线光缆网络规划建设统筹,制定国际通信设施中长期规划,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通达方向,协同规划和建设国际陆缆、国际铁路和国际油气管道等跨境基础设施,依托沿边省份打造区域国际信息枢纽。
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任务的落实,统筹算力资源布局,有序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能算力供给,着力提升算力的利用效率。持续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打造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
深化区域间协调普惠发展。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探索5G-A、人工智能等建设和应用新模式,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千兆城市建设,鼓励西部地区在综合成本优势明显地区合理布局重大算力设施。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增强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
推进信息设施与传统设施融合发展。统筹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干线道路沿线车联网路侧设施。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集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和数据融合平台。
信息通信业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未来,随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信息通信业将为我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发布会精彩摘编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 赵志国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时表示,我国信息通信赋能作用持续彰显。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大力推动网络、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08.9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69.6%,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1.96亿户,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持续深化融合应用赋能,5G行业应用已融入76个国民经济大类,深入融合工业、医疗等重点领域核心环节,“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了1.5万个。
记者提问:今年以来,信息通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请介绍一下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于后续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有哪些重点安排?
赵志国答复:今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系列新成效。
一是电信新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截至9月底,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7万亿元。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今天上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为北京、上海、海南和深圳发放了试点地区的批复文件,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我们也欢迎外商在华投资经营电信业务。
二是网络基础能力持续优化。今年以来,我部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出台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408.9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732万个,在南宁、青岛、昆明、海口等4地新设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全国网络服务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我们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信号的质量,优化用户的感知,加快推动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重点场景的4G、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三是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入全球运营商收入规模前10强,24家平台企业价值超百亿美元,8家上市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通信设备制造业持续向好,1—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亿部,同比增长9.9%。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鸿蒙NEXT操作系统上架应用和服务超过了1.5万个。
四是普惠民生服务纵深推进。我们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等相关行动,使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网络,当前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过了3亿。同时,我们以务实举措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加快建设APP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服务行为。累计举办超2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向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在线支付、防诈骗知识普及等相关培训活动,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
下一步,我部将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持续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推进网络设施演进升级,尽快出台“双千兆”(5G和千兆光网)网络发展接续政策,开展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持续开展“宽带边疆”和“信号升格”行动。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5G演进(5G-A)、非地面网络(NTN)等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超前布局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三是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尽快出台5G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的接续政策,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持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五是扩大电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企业在试点地区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业务。做好外资试点企业管理和服务,依法保护投资权益。推动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
记者提问: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方面的情况,未来还有哪些务实举措?
陶青答复:今年以来,我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加速融入制造业、矿业、电力、医疗等行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制造业转型更加深化。围绕“智改数转网联”,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先后发布了钢铁、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一系列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打造了产品设计、计划调度、质量管控等15个环节40个典型场景。目前,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累计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
二是信息消费更加活跃。信息消费场景日渐丰富,面向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行业征集了“数字三品”应用场景案例,培育基于消费数据的柔性制造、数字营销等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消费品领域数智化发展。信息产品供给数量极大提升,AI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智能终端加速满足用户需求。8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1%。
三是公共产品更加智慧。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了规模应用,形成了135个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覆盖交通、文旅、养老、医疗、应急等领域。比如,在医疗方面,“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累计近千个,远程智慧诊疗、AI辅助诊断等减少了误诊、漏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文旅方面,国庆节期间,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赋能加速,智慧导览、智慧停车、全天候应急服务等新场景接连涌现,精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我部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重大机遇,重点强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产业,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是强主体,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打造一批能力强、活力足、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三是强应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智能制造参考指引,推进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四是强生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分类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供给企业和产品解决方案,构筑产业生态竞争优势。
记者提问: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请介绍一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部署工作?
赵志国答复: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我部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实现“县县通千兆”;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了90%,全面助力强农惠农富农;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比达到了59.2%,“物超人”步伐持续加快扩大。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46 EFLOPS,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完善中国算力平台和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强化算力网络质量和运行安全监测。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了6亿。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骨干网络设施。加强省际干线光缆网络规划建设统筹,制定国际通信设施中长期规划,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通达方向,协同规划和建设国际陆缆、国际铁路和国际油气管道等跨境基础设施,依托沿边省份打造区域国际信息枢纽。
二是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任务的落实,统筹算力资源布局,有序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能算力供给,着力提升算力的利用效率。持续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打造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
三是深化区域间协调普惠发展。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探索5G-A、人工智能等建设和应用新模式,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千兆城市建设,鼓励西部地区在综合成本优势明显地区合理布局重大算力设施。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增强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
四是推进信息设施与传统设施融合发展。统筹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干线道路沿线车联网路侧设施。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集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和数据融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