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机器人赛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满足多样化需求,而固态激光雷达作为关键核心部件,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机器人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当前,机器人正深度融入工业与生活场景,对精准空间感知的需求空前强烈,而这离不开强大的三维环境感知能力作为支撑。
🤖消费级机器人
(如扫地机器人、康养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固态激光雷达能在复杂的家居环境中实现高效避障与导航,准确识别家具、墙面及低矮障碍,构建高精度地图,确保清扫路径完整且安全。
🤖工业级机器人
(如焊接、搬运、装配机器人等)
在焊接、搬运、装配等高精度作业中,固态激光雷达可生成精确的三维环境地图,为路径规划与定位控制提供支持,从而提升作业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这些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其高效运作都依赖于 “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无缝协同:
上半身:负责精密操作(抓取/装配)→ 需精准感知物体位置、形状与纹理;
下半身:承担移动、导航与避障 → 需实时感知环境并判断障碍物位置与距离。
传统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受限于体积、功耗和可靠性,难以适配新型机器人对紧凑、灵活设计的需求。相较之下,固态激光雷达凭借“小型化、低功耗、高分辨率、高可靠”的特性,正成为支撑机器人“上下半身”高效协同的核心助力。
灵明光子 ADS6401:消费级机器人感知技术的新突破
针对消费级机器人,灵明光子推出的ADS6401 面阵方案,凭借超强性能和高性价比,成为市场新焦点,目前该芯片已量产,并在机器人终端市场持续出货。
搭配多 Tx 方案,可在线阵、面阵、点阵激光器间自由组合,针对场景灵活调整曝光区域,兼顾远距离 SLAM 定位与近距离避障。下图zoom-in功能展示了该动态ROI 切换,每一帧打开的SPAD与范围均可做自由设计。

ADS6401 TDC 最小bin宽62.5ps,远超行业水平(>400ps/bin),能够更好的区分真实信号峰和多路径引入的虚假信号峰,让直角更 “直”、地面无丢点,解决机器人多路径场景难题。
下图为125ps/bin与250ps/bin在白色墙面夹角处直方图对比-能够清晰地看出在125ps/bin下,多路径干扰的两个信号峰都有区分度,搭配多峰算法能够识别正确的信号距离。而250ps/bin已经把两个信号峰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扫地机多采用 LDS 单线激光雷达加线激光系统来建图避障,但 LDS 体积大,限制产品厚度与结构灵活性,即便用升降结构也会增加成本、降低可靠性。随着 AI 发展,顶端机械臂需求上升,取消顶部 LDS 将成趋势。
而灵明光子的固态激光雷达面阵方案,采用面阵dToF技术,可实现单Tx –面光源面阵方案或双Tx –面光源面阵(避障)+线光源方案单线(SLAM)双模式,优势显著:
极致降本:通过芯片、模组到算力优化的全链路极致成本控制,在保障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消费级机器人导入固态激光雷达方案的门槛与成本,大幅提升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性价比优势;
FoV更广:最高支持120°x45°,有效覆盖家庭空间;
点云精细:中心1°/pixel分辨率,边缘1.5°/pixel,线光源最高支持210×N配置;
帧率灵活:10–30FPS自适应,满足不同任务节奏;
测距能力强:灵明自研BSI SPAD架构,实现高PDE,助力19m量程测距,多路径干扰抑制效果出色;
高度适配性:无LDS结构限制,更薄、更稳、更可靠。
目前,该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多家机器人客户中,覆盖清洁、服务、工业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客户实现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落地。

机器人赛道依旧是科技领域的热门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灵明光子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以领先的单光子芯片,为机器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固态激光雷达方案。我们希望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提升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和品质,助力机器人公司研发出更智能、更高效、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共同推动机器人行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