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南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深圳市南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Shenzhen Nanshan Digital Economy Industry Association

【产业要闻】聚焦 | 人工智能安全、数据要素、产业融合、算力基建成两会热词
来源: | 作者:数字媒体人 | 发布时间: 2025-03-08 | 23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两会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领导和委员围绕人工智能安全、数据要素、产业融合、算力基建、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等前沿领域发表了重要观点。



来源 |  数据观综合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领导和委员围绕人工智能安全、数据要素、产业融合、算力基建、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等前沿领域发表了重要观点这些声音不仅反映了当下科技发展的趋势,也为未来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综合公开信息整理如下:


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


01
齐向东(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


  • 提出从技术保障、制度保障、成果应用三方面系统提升人工智能安全能力,确保安全发展。

  • 建议出台大模型网络数据安全强制合规要求,开展定期安全“体检”,防范数据泄露和服务中断风险。


02
周鸿祎(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


  • 关注人工智能幻觉的双刃剑效应,认为其是走向AGI的基础,需平衡安全与创新。

  • 建议从大模型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方向发力,保障技术健康发展。


03
雷军(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


  •  Al终端与侵权治理:建议建立人工智能终端 标准化体系,加强“Al换脸拟声”违法治理,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互联互通。

  • 自动驾驶量产:呼吁加快全国性自动驾驶测试互认机制,完善法律体系与保险制度,力争2026年实现高速和城市自动驾驶量产。


04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


● Al+医疗与教育:提出系统性构建“Al+医 疗” 标准规范,优化生均经费支出结构以保障“Al+教育”持续发展,推动科技适老体系建设。

●自主可控大模型:建议鼓励基于国产算力平 台的大模型研发,支持央国企优先采购国产大模型,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及开发者生态建设。


05
周云杰(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工业大模型赋能:建议发布国家级工业场景 图谱和语料库,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工业大模 型深度应用示范,扶持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 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智慧家庭大模型:提出培育数据采集产业,构建国家级仿真平台,推动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产业落地。


06
朱松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跨领域人才培养:强调人工智能教育需突破单一学科限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议优化人才定位,推动跨校、跨专业协作


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


01
苗伟(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  提出完善国家统筹协调机制,打破数据分散壁垒,推动全国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


02
周源(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


  •  建议借鉴“枫桥经验”构建版权监管主导、多平台协同的网络盗版治理体系,创新司法惩戒机制,提升违法成本。


03
邓中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数据要素流通与市场化:建议构建全国统一 数据市场,规范数据交易定价机制,布局国家级数据交易所试点;鼓励公共数据与行业 数据融合开发。

●资本市场支持:呼吁通过并购重组、科创板 改革等工具加速数据资本化,强化数据加密、数字水印等技术支撑。


产业融合与未来产业


01
齐向东(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


●Al人才与校企融合:建议打通企业与高校“蓄才池”,通过实训基地、联合攻关等方式化解 Al“人才荒”。


02
雷军(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



  • 聚焦AI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自动驾驶量产,推动测试验证、专属保险和法规完善;

  • 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促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和车载硬件标准化;

  • 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协作创新。


03
田轩(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 提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引导社保、保险等资金支持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协同发展。


04
余晓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 建议加强算力、数据、人才等要素供给,深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 等场景,打造标杆应用。


05
张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科技创新部部长)


  • 建议加快制造业与AI深度融合,形成工业领域统一数据格式规范和行业标准,推动数据资产交易。


06
刘永好(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 提出探索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饲料配方优化、育种基因检测、冷链物流效率提升等,投资机器人公司并结合传统产业场景。


07
林龙安(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会长)


  • 指出AI大模型为跨境电商带来机遇,建议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发展。


08
丁列明(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


  • 关注AI+医疗,提出强化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完善创新药价格机制、优化审评审批制度,支持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


算力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01
黄群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 强调强化算力供给,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解决DeepSeek等大模型算力不足问题。


人才培养与创新生态


01
马新强(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


  • 建议通过政策和机制设计,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让其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


02
刘忠范(全国政协常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 提出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探索国家实验室新型科研组织模式。


03
郭国平(全国人大代表、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



  • 呼吁支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构建全产业链自主技术体系。


其他重点提案


01
贺晗(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 CEO)


  • 聚焦具身智能发展,建议建立国家级规划,打造通用开发平台(算法、3D 数据、标准认证等),推动人形机器人从 “机械躯壳” 向 “数字生命” 进化,降低行业重复投入。


02
李东生 (全国人大代表、TCL 董事长)


  • 科技制造业融资:建议优化融资环境,降低 科技制造企业融资成本;治理Al深度伪造问 题,加强技术伦理规范。


03
贾少谦(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


  • 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建立差异化企业实验室 评价机制,加大“技术产业化率”考核权重,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生产线转化。


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智能网联汽车、AI终端、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产品,并将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纳入未来产业布局。这些提案涵盖了人工智能安全、数据要素、产业融合、算力基建、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